联系我们
天津总部
电话:022-6653 0204/0224
传真:022-6653 0354
E-Mail:anzhuang@tjyutian.com.cn
公司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胡家园街和角道(原腾飞道)田庄工业园
邮编:300454
传真:022-6653 0354
E-Mail:anzhuang@tjyutian.com.cn
公司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胡家园街和角道(原腾飞道)田庄工业园
邮编:300454
广州分公司
电话:020-34682054/13821314390
传真:020-34682062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黄梅路东盛街八巷6号
传真:020-34682062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黄梅路东盛街八巷6号
江苏分公司
电话:13820575525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唐市三塘村30号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唐市三塘村30号
目前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发布: 天津宇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_设备安装_天津宇田 发布时间:2008-12-17 13:37:00
1 加入WTO前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所具有的优势
我国国有建筑安装企业过去之所以能够赚钱,是因为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廉价的资源优势。过去,国有建筑安装企业使用了大量的资源,即土地、资金、人才等,但却没有支付足够的、与之相对应的成本。比如说国企的土地是国家无偿划拨的,银行的贷款还不起也照样可以生存下去,人才的使用更是价值低廉。正是这些廉价甚至是免费使用的资源,使得一些建筑安装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显得有竞争力;二是政府保护的优势。由于垄断和大量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致使外地、外国的建筑企业无法打进本地的市场,以至于出现本地建筑企业的劣质产品充斥市场,而外来的优质产品却仍被排斥在外的情况;三是国人的品质优势,即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优势。许多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竞争力,大多源于这些劳动力成本的低廉。
2 加入WTO后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上述的这些优势还会存在吗?廉价的资源不会有了,土地要拍卖,资金已经市场化了,人才也自由流动了。如果按人才的市场价值付酬,很多企业就要亏损了。今后,很可能是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想重视人才却没有机会了,因为你不能为优秀人才支付足够高的薪水。加入WTO后,再要搞地方保护、国家保护将变得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了。此外,靠延长工作时间也将不复存在,劳动力的成本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外企进来后,引入的职业经理人及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对原有的国企用人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由此看来,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原有的竞争力也许能维持若干年。但国有建筑安装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塑造新的竞争力。
3 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国有建筑安装企业要想跟国际投资商、发展商、承发包商们同台竞技并且能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3.1 思想上的转变
加入WTO后,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必须在思想上有所转变,现在正处于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我们的思想仍处于20世纪末的那个水平,对WTO的运行规则一无所知,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欠缺,企业肯定会面临重重困难,但企业绝不能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略了自身经营思想和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等待条件的更新,等待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光依赖政府部门,盯着减税让利和一些优惠政策而丧失了企业发展的良机。因此,国有建筑安装企业要在改革过程中彻底抛弃“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创新思维,认识到建筑业作为竞争性行业的特点,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立足自身,勇于探索,走创新发展之路。我们要积极学习国际惯例下的建筑市场运作方式,学习国际投资商、发展商、承包商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承发包模式、风险管理机制及国外建筑行业协会的一些有益经验。只有自觉按照WTO的规则进行市场竞争,主动培养自己的真本领,企业的综合素质才会得以尽快提升。
3.2 企业制度上的创新
3.2.1 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企业想要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制度有所创新,即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明晰产权,即分离企业的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实现所有权、财产权、生产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如果只是换个外壳或牌子,而在产权关系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还不能说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流于形式化,企业产权界定不明、管理方式垂直化和层次过多,企业内部分工不合理,从而造成大型企业大而不强,中小企业多而不精。针对这些特点,国有大中型建筑安装企业一般不宜采取国有独资,而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吸纳其他资本,尽快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如多方面吸收社会股本和企业法人股,实行国有股、社会法人股及企业职工股等并存的多元化资本结构,以改制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以促进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同时有能力的要争取上市。而国有小型和集体建筑企业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转让、托管等多种方式进行改组,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对于改制后的企业应放开企业经营者、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政策,允许企业将净资产增值部分的一定比例折成股份并按贡献大小奖励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功人员。
3.2.2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以往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管理常常停留在传统的依靠“铁腕”和权力的刚性管理的水平上,这种刚性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企业要想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就应该推行一种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这种柔性管理的优势在于从塑造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入手,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对企业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限度地激励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力,以形成全员“自我改善”精神和“创造无止境改善”的经营理念,倡导员工一专多能,实施立足本岗位自我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以至企业形成一种能适应市场复杂多变的“快速反应”能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还可以采取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的方式进行,引进方式一般可采用设计咨询公司和企业共同设计管理模式的形式,即由设计咨询公司与企业内部人员共同组成设计队伍,量体裁衣,根据其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设计一套
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发展管理模式。
3.3 更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中,人才至关重要,人才的流失会严重阻碍企业前进的步伐,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由于长期受到计划体制影响的束缚较多,所以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已不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了,其具体表现如下:
3.3.1 观念陈旧,管理水平较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人力资源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来抓。很多企业没有形成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企业仅仅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当作一个事务性的工作部门,处理一些诸如考勤、档案、统计等工作;
3.3.2 缺乏科学化的测评、考核、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没有定性定量的科学化指标,考核也基本流于形式,人员任用上凭能力少,靠关系多,晋升靠资历;
3.3.3 人力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我国大多数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普遍存在冗员,人浮于事,但在一些关键、重要岗位又缺乏合适人选,结构性短缺严重,如复合型的项目经理、总工、骨干技术工人等相对严重短缺;
3.3.4 企业激励制度不健全。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已不再适合新时期员工的要求,难以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要形成良性互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国有建筑安装企业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一番功夫:
①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员的任用上采用优则上、劣则下的竞争机制并注重效果,使员工既能体验到企业的优惠政策,又要有危机感和压力。对员工应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即来自上级监督者、领导者的自上而下,来自下属的自下而上,来自平级同事以及来自本人的自我考核和测评。这种制度与传统的考核工作不同,它不仅仅把上级的评价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而是涵盖了组织内部和外部与员工有关的所有主体(包括员工本人)所提供的信息,从而使考核更具真实性、合理性。考核结果和改进意见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并作为员工今后培训、薪酬分配、提拔的依据;
②实行形式多样、灵活的培训制度,即要结合建筑业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送培形式,如充分利用雨季、晚上、工闲时间学习并进行轮岗培训;对技工实行“师父带徒弟”制度、举办技术比武、评比优秀技工等多种形式;对关键人才实行定点跟踪培养,定期送出去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学习先进经验,对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建筑业的特点制定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开展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对通过自学考试或高一层次学历考试的员工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向学习型企业发展;
③建立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企业要建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物质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的手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薪水、奖金、津贴、福利等方式;负激励,如罚款等)鼓励职工工作,同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不断满足员工们精神上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
④建设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的人生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建筑安装企业一线员工大多数生活单调、贫乏、缺乏精神支柱,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使员工的潜能得以释放。
3.4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当前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就是工程质量问题。要抓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国有建筑安装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4.1 要树立精品工程质量意识,即要在全企业形成强烈的质量意识,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整个管理系统中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于高度重视。
3.4.2 要彻底地贯彻落实ISO9000系列标准。我国众多的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已经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开展了内部与外部的质量保证活动。贯标认证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质量信誉,推进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企业全员的质量意识也有了显著提高,工程的质量预控也基本做到了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评审。但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要注重实际效果,要把功夫下在贯彻落实和改进、完善上,决不能搞形式、走过场。
3.4.3 强化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关键应着力于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如严格遵守工艺规则,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及开展群众性的QC活动等。
3.4.4 企业还应着重于质量通病的防治,如分析质量通病的原因,寻找防治质量通病的方法,制定有效地控制质量通病的措施。
4 结束语
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只要国有建筑安装企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对WTO运行规则及国际承发包商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的不断学习、运用、改进,那我们的企业还是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的。